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區發展紀實

2017年10月17日16:14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區發展紀實

秋雨迷濛中,高聳挺拔的千年古楓已漸漸變紅,平靜如鏡的天池邊三兩游客邊贊嘆邊把美景在鏡頭中定格,不遠處民宿的主人坐在自家門口,臉上透出由衷的喜悅。浙江杭州臨安區太湖源鎮指南村——這個海拔超過500米的小山村,又到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每年旅游旺季,來賞紅楓的游客最多時1天有1萬多人,這帶動村裡民宿火熱發展,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28000多元。”指南村黨支部原書記朱文校說,“事實証明,靠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經濟蓬勃發展,才是應該堅持的正確道路。”

近期,環保部命名授牌了包括杭州臨安區、北京延慶區等46個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以及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四川九寨溝縣等13個在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經濟、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礎的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這筆財富傳承也離不開人類的守護。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已經日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2008年以前,村裡可完全是另一番面貌。”對比今昔,朱文校充滿了感慨,“以前村民庭院雜亂、天池被污水污染,村裡的收入主要靠村民上山砍樹。”

經年累月的破壞,村子周邊生態漸漸惡化,村民人均不到萬元的收入也比周邊村差了一大截。“這讓我們意識到,生態環境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財富。”朱文校說,近年來指南村著力於恢復保護生態,僅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就投入600多萬元。

像指南村一樣,這批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地區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力度,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改善,各項指標均在全省乃至全國排名前列。

作為遼河油田的主產區,石油資源豐富的遼寧盤錦大窪區積極改造升級高能耗、低效率的傳統產業,通過實施《中國制造2025大窪行動綱要》,對石油、機械加工、化工企業生產運行實施全方位監管,制定具體可行的治理方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對治理不達標的企業予以關停。

整治后,大窪區內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達280天,區域內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