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在對外開放等四個方面實施十六項政策舉措

深化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創新(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羅珊珊

2025年05月28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務院常務會議5月9日審議通過《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近日商務部受權發布。5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有關情況。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介紹,1984年,在借鑒經濟特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國在沿海城市設立了首批14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布局更加全面、更加完善,開放力度、經濟實力和創新活力持續增強。到2024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232個,創造地區生產總值達16.9萬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級經開區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各項事業取得積極發展。

  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外貿外資“第一梯隊”的地位進一步鞏固。目前,232個國家級經開區共有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9.9萬家﹔2024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272億美元,進出口10.7萬億元人民幣,分別佔全國的23.4%和24.5%。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經濟實力和綜合配套優勢顯著增強。目前,國家級經開區裡的各類經營主體已經超過490萬家,其中包括7.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8.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超過1.5萬家。

  創新優化管理體制,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目前,約60%的國家級經開區內設機構數量不超過10個,可為企業提供全流程、高質量的便捷政務服務。

  “當前,國際經貿秩序正在遭受嚴重沖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國家級經開區穩外貿穩外資主陣地的責任擔當更加凸顯。”凌激介紹,《工作方案》共提出四個方面16項政策舉措,把國家級經開區工作放到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力爭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新的示范。

  一是在對外開放方面,國家級經開區是外貿外資的“第一梯隊”,是“投資中國”的優先選擇,也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平台。《工作方案》提出支持舉措:鼓勵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等領域外商投資,支持數字服務出口,支持經開區與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指導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等。

  二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國家級經開區產業聚集度高、先進技術的應用場景多,為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將支持布局產業科技創新平台,加強商業轉化、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聯動發展。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制造業發展提質升級、數實融合,孵化未來產業,建設高標准數字園區、智能工廠、算力基礎設施等。

  三是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工作方案》聚焦體制機制、管理效能、營商環境建設,提出了優化園區運營模式、推動行政管理主體與開發建設主體相對分離、完善激勵機制、下放省市級經濟管理審批權限等工作任務。涉及企業關注的問題有“高效辦成一件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包容審慎監管、智慧監管等內容。

  四是在要素保障方面,涉及土地、能源、人才、資金等工作,《工作方案》出了多項“實招”,比如支持各地為國家級經開區單列年度土地指標,允許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產業項目,支持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等。鼓勵各地創新發展模式,加強資源要素整合,提升綜合利用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8日 03 版)

(責編:王瀟瀟、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