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波波
2025年10月25日08:49 来源:学习时报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1943年3月,侵华日军向淮海根据地中心地带发起大规模“扫荡”,企图对驻六塘河的我淮海区党政机关形成合围,寻歼新四军主力部队,一举摧毁淮海抗日根据地,切断山东与华中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3月17日,沭阳、涟水、淮阴等地日、伪军数千人开始行动,日军《步兵第五十四联队史》将此次作战行动称作“六塘河作战”。他们投入了第54联队3000余人,配有野炮中队、机枪中队等重火力单元,旨在“彻底扫荡共产党新四军”,以配合太平洋战争,巩固战略大后方。
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团长胡炳云遵照代军长陈毅指示,迅速收拢活动于淮(阴)涟(水)地区的各分队,准备向山子头地区实施紧急转移。3月18日拂晓,日军1000余人进至刘老庄附近。刘老庄紧靠淮沭公路,距淮海区党政机关驻地六塘河仅10余公里,只有在刘老庄部署部分精兵强将,有效迟滞、消耗日军进攻,才能为机关人员和群众转移争取到宝贵时间。然而,刘老庄地处苏北平原,周围无高山、无密林,也无高大建筑,面对人数众多、武器精良、穷凶极恶的日军,以及熟悉当地地形和社情的伪军,无论哪个连队留下来坚守,都将面临一场难以想象的恶战,而且必然难以全身而退。
第19团党委决定,把阻击日军的艰巨任务交给刘老庄附近的2营4连。与日军强大的兵力、火力和机动力相比,新四军完全处于劣势,而平原地带又限制了新四军战法的灵活运用。为了弥补4连火力的不足,营部特意留下一挺重机枪和一些枪榴弹。连队干部决定,充分依托有利地形或交通沟,梯次消耗日军,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刘老庄的交通沟,深约4尺、宽约5尺,类似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道,但没有地道那么深,主要用于藏身、机动和发起攻击。这种简易的壕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平原地带的不足,对于粉碎日军“扫荡”和“蚕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广大抗日军民形象地比喻为“抗日沟”。
4连指导员李云鹏是部队出了名的秀才,入伍后当过宣传员,还当过一段时间文化教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也是一位愿意经常和家人通信交流的年轻人。几个月前,22岁的李云鹏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待时局平静一些,儿定回乡……我在外也很好,请大人不要挂念,今后望大人多多来信。”连长白思才善于带兵打仗,参加过长征,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期参加了享誉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两人一文一武,带出的兵个个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李云鹏作了简短有力的战前动员,各排排长争先要求承担最艰巨的任务,连长白思才抓紧检查了战斗准备情况。4连战士们不顾连日转战的疲劳,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加紧完善野战防御工事。
待日军尖兵队距4连仅剩五六十米时,4连火力瞬间全开,突如其来的子弹、手榴弹使日军人仰马翻。看到尖兵队遭袭,后续的大批日、伪军加快了机动速度,迅速向4连的防线压了过来。面对10多倍于己之敌,4连指战员沉着冷静、毫不畏惧,在交通沟中顽强抵御,敌人一时半会竟毫无办法。从早8时许至中午,4连打退了敌人多轮进攻。营里留下的枪榴弹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敌人发起第二次冲锋时,4连指战员仅用枪榴弹就毙伤日、伪军数十人。在日、伪军暂停进攻的间隙,4连抓紧开展战时政治工作,紧急抢修防御工事。眼看枪弹消耗殆尽,4连指战员还组成了突击小组,冒着密集炮火,从日、伪军尸体上抢到不少枪弹。
午后,日、伪军凭借数量众多的掷弹筒和火炮,猛轰4连阵地。交通沟部分地段被炸塌,4连所剩人员越来越少。白思才胳膊被炸断,但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李云鹏多处负伤,还在组织战士们火线入党。为了集中火力,白思才命令将弹药集中使用,同时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开始销毁作战地图和相关文件。战士们开始拆卸和砸碎多余枪械,把牺牲战友的子弹、手榴弹、刺刀收集起来,准备与敌殊死搏斗。傍晚,黑压压的日、伪军蜂拥而至。当敌冲到交通沟前,4连仅存的指战员打光了子弹,包括所有伤员,一起扑向敌群,杀声震野,他们用刺刀、枪托、石头与敌拼杀,甚至用手撕牙咬。副连长石学富被日军刺中腹部,肠子流了出来,仍坚持与敌拼杀。班长刘忠胜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拉响手榴弹与周围的敌人同归于尽。狙击手田执信眼睛被击中依然坚持搏杀。全连82位勇士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国,用生命实现了“人在阵地在,宁死不后退”的铮铮誓言。
4连在刘老庄坚守12个小时,连续打退1000余日、伪军的多轮进攻,毙伤敌370余人,无一人投降,无一人临阵逃脱,没给敌人留下一件完整的“战利品”。据日军《步兵第五十四联队史》记载:战斗中,日军第1大队所属炮兵小队向4连防守阵地发射了63枚炮弹,几乎打光了携行弹药。这足见战斗之惨烈。日军还让汉奸翻译申得瑞喊话劝降,回应的却是4连指战员的枪声。该队史还从侧面印证:4连指战员绝大多数牺牲于白刃战中,日军第9中队中队长船越正大尉命丧此次战斗。
战后,当地抗日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的工作人员在刘老庄战斗现场发现,4连指战员的遗体上满是弹孔和刺刀痕。排长马汉良紧咬着日军的耳朵。战士杨林彪全身是伤,情况十分危急,在送医救治的过程中他讲述了惨烈的战斗过程和战友们的英勇故事。不幸的是,他最终还是牺牲了。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中指出:“全连八十二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赞叹:“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刘老庄战斗3天后,来自刘老庄的82名优秀青年加入新四军,重建的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他们接过4连连旗,继承82烈士遗志,毅然奔赴战场,成长为始终令敌闻风丧胆的尖刀利刃。从那时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融入这一连队一茬茬官兵的心中,82烈士的忠魂血脉永远激励着后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